观点作者:Yanal M. Hammouda,Wingbits市场拓展负责人
去中心化物理基础设施网络(DePIN)行业在2025年第一季度获得了1.5亿美元的资金流入,预计到2028年,其市场规模将达到惊人的3.5万亿美元。然而,最值得关注的并非资金规模本身,而是这些网络正在哪些地区迅速落地和扩展。
与许多人想象的相反,推动DePIN未来采用的主力并非硅谷,而是中东、东南亚和南美等新兴市场。
DePIN与区块链的市场特性天然更适合那些存在基础设施缺口、同时具备积极Web3政策环境的地区。当传统基建无法满足需求,社区驱动的解决方案便应运而生——这正是DePIN能够快速崛起的土壤。投资者和项目方有必要将目光投向美国之外,寻找这些高潜力市场。
DePIN的监管沙盒:新兴市场走在前列
硅谷在Web2时代的成功离不开如《第230条》和《数字千年版权法》等法律基石。但在Web3领域,美国的监管步伐明显滞后——今年才推出《GENIUS法案》,而白宫七月发布的数字资产报告,也仅是联邦层面对DePIN价值的首次认可。
相比之下,多个国家早已布局清晰的Web3政策框架。例如,迪拜在2022年成立了虚拟资产监管局(VARA),为Web3基础设施项目设立专门沙盒。新加坡金融管理局(MAS)则通过“守护者计划”和新加坡区块链创新计划等项目,积极推动现实世界资产代币化,其金融科技监管沙盒为区块链实验提供了明确的法律边界。
韩国自2018年起就由电信巨头LG U+开展区块链跨境支付试验,若在美国,同类项目可能需经历长达数年的审批。2023年,韩国区块链服务商数量同比增长15%。越南也在2024年底推出国家区块链战略,明确支持区块链在金融、物流、农业及数据管理领域的应用,目前正试点国家区块链平台NDAChain,以推动数字身份和电子政务发展。
资本流向转变:DePIN投资的新热土
尽管湾区在2024年仍占据全球风险投资总额的24%,但区块链与DePIN领域的真正资金正在向新兴地区聚集。
阿联酋在亨利加密货币采用指数中排名全球第三,领先于美国。预计2025年,迪拜将迎来超过7100名新百万富翁。这一地区的外籍社群拥有高可支配收入,并对DePIN等创新技术持高度开放态度,持续推动生态扩展。
阿布扎比近期推出的5亿美元数字能源基础设施基金,明确将“区块链、DePIN、人工智能与云计算”列为核心投资方向。通过支持那些传统基建跟不上的行业,阿联酋正快速确立其Web3领导地位。
与此同时,新加坡国家基金淡马锡和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(GIC)正在积极布局亚洲区块链基础设施。GIC向香港BC Group投资7000万美元,淡马锡则领投了Animoca Brands 1.1亿美元的融资——这些动向显示,主权基金正在为下一代数字基础设施谋篇布局。
构建刚需型DePIN,而非“奢侈品”
曾经,纽约和硅谷被视为扩展Web3应用的唯一枢纽,如今这一局面已被打破。
尽管Helium目前仍有38万个热点位于美国,但其新部署正快速覆盖东南亚与南美用户。在墨西哥的试点中,电信公司Movistar的用户平均每日在Helium网络上使用390MB数据——相当于7小时网页浏览——充分说明DePIN在解决实际联接需求方面的价值。
对建设者而言,启示很明确:应优先为那些真正需要基础设施的用户设计产品,而非追求概念上的新奇。对投资者来说,机会在于识别那些在监管清晰、采用率持续增长的市场中解决实际问题的项目。政策制定者亦应推出适配区块链创新的灵活框架,而非勉强将其塞进旧有规制中。
回顾2010年代,亚洲企业通过移动互联网实现弯道超车,孕育了微信、Gojek、Kakao等巨头,使这些市场至今难以被硅谷渗透。如今,阿联酋、越南、新加坡等国正在Web3领域构建同样的领先优势。对全球DePIN参与者来说,关键是要理解这一切对未来五到十年意味着什么。
观点作者:Yanal M. Hammouda,Wingbits市场拓展负责人。
声明:文章不代表CHAINTT观点及立场,不构成本平台任何投资建议。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,本文内容仅供参考,风险 自担!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chaintt.cn/42800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