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期Ethena在市场上掀起了一股热潮,这个号称能提供30%以上年化收益率的稳定币协议引发了广泛关注。虽然已有不少文章详细解析了Ethena的核心机制,但简单来说,Ethena.fi通过将Delta中性头寸代币化,创造了一种新型稳定币USDe,并从中获取套利收益,他们将其称为”互联网债券”。这种模式不禁让人联想到上一轮牛熊转换的导火索——Terra的算法稳定币UST,后者同样通过Anchor Protocol提供20%的高收益吸引资金,最终在挤兑中崩溃。如今USDe的快速崛起引发了加密社区的激烈讨论,特别是DeFi领域意见领袖Andre Cronje的质疑更将这场讨论推向高潮。
Ethena的成功密码:中心化交易所永续合约市场的救星
Ethena之所以能迅速走红,关键在于它完美解决了中心化交易所永续合约市场的一个核心痛点——空头流动性不足。当前市场情绪极度乐观,大多数投机者都在做多加密货币,导致永续合约市场中多头资金费率居高不下,这不仅增加了做多成本,也抑制了市场活力。对于交易所而言,永续合约是最活跃的交易产品,也是重要的收入来源,因此如何平衡多空力量成为提升竞争力的关键。
要理解这个问题,我们需要先了解永续合约的运作原理。与传统期货不同,永续合约没有交割日,用户可无限期持仓。为了保持合约价格与现货价格的联动,永续合约引入了资金费率机制。当做多力量过强导致合约价格高于现货时,多头需要向空头支付资金费,这种机制促使市场回归平衡。
在当前牛市环境下,交易所通常需要引入做市商来提供空头流动性,但这些做市商又需要在现货市场做多来对冲风险。Ethena的创新之处在于,它将这个复杂的套利过程产品化,让普通用户也能参与其中。用户存入BTC、ETH等资产作为抵押,Ethena在交易所做空对应永续合约,实现Delta中性策略,并将收益通过USDe稳定币的形式分配给持有者。这种模式既为用户提供了高收益机会,又为交易所注入了急需的空头流动性。
值得注意的是,类似的机制在Solana生态的UXD协议中已有尝试,但由于FTX暴雷等外部因素未能成功。而Ethena获得了多家主流交易所的投资支持,这充分说明了交易所对这一模式的认可。然而,在享受高收益的同时,我们也必须清醒认识其中潜藏的风险。
基差风险:Ethena面临的最大挑战
在讨论Ethena的风险时,很多人关注的是负资金费率问题。但实际上,通过历史数据回测可以看到,负费率出现的频率和持续时间都相对有限,Ethena完全可以通过建立储备金来应对这种短期波动。真正值得警惕的是基差风险,这可能成为引发死亡螺旋的关键因素。
基差指的是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的差额。Ethena的策略本质是做空基差,当基差扩大时就会面临浮亏。在正常情况下,这种波动可以通过时间消化,但一旦发生挤兑,情况就会急剧恶化。用户大规模赎回USDe时,协议需要同时平仓空头合约并出售现货抵押品,这种操作会推高期货价格、压低现货价格,导致基差进一步扩大,形成恶性循环。
回顾UST和USDC的挤兑案例,我们可以发现数字时代的恐慌传播速度远超想象。对于稳定币来说,流动性是生命线,而Ethena的抵押品结构决定了它在极端行情下的流动性风险尤为突出。当USDe规模扩大到一定程度,其空头头寸可能占据市场很大比例,这将使平仓操作面临巨大滑点,加剧基差波动。
更令人担忧的是,高收益往往会吸引大量对机制不甚了解的用户。正如UST的教训所示,这些用户往往在危机中最先恐慌,成为挤兑的导火索。考虑到Ethena目前的增长势头,其未平仓合约规模很可能在短期内达到市场难以消化的水平,这将使基差风险进一步放大。
虽然Ethena的创新模式为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,但投资者必须保持清醒认识。高收益永远伴随着高风险,特别是在加密货币这个波动剧烈的市场中。希望每位投资者都能在追逐收益的同时,时刻保持对风险的敬畏之心。
声明:文章不代表CHAINTT观点及立场,不构成本平台任何投资建议。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,本文内容仅供参考,风险 自担!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chaintt.cn/13004.html